第04版: 社区在线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读卖新闻

第03版
读卖新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 点击进入湖南在线
2011年08月25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垃圾分类遭遇尴尬
刘凯洋

    本报讯(记者 刘凯洋)在长沙,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约有4500吨,而通过垃圾分类和回收,这个数字可减少30%以上。目前,长沙已开始做些尝试,其中有些小区准备实行垃圾“实名制”。

    2010年,岳麓区开始试点四色垃圾分类投放箱,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分别对应着绿色、红色、蓝色和灰色垃圾桶,这些四色垃圾箱被设置在咸嘉新村社区和湖南大学一些道路上。试点近1年,效果不错。

    芙蓉区韭菜园街道军区社区和湖南宾馆住宅小区刚刚被选为长沙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区,正准备尝试推行垃圾“实名制”。将由专人对居民自行分类的可回收垃圾登记打分,月底每家每户都可凭分换取牙膏等日用品。但一部分人认为这种尝试显得有点多余,因为即使小区已经垃圾分类,但环卫部门在运输垃圾时,仍然是一起混装,最后被运至长沙市第一垃圾中转处理场时,所有分好类的垃圾又都混杂堆放在一起。

    对于垃圾处理的设想,众人观点不一。“我们的想法是,直接在终端进行垃圾分类。”长沙市城管局市容环卫处处长魏中宁说。据湖南仁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2010年10月,由其公司投资建设的湖南首条垃圾分拣线,在长沙市第一垃圾中转处理场试运营。生产线可将塑料、纸张、玻璃、金属、橡胶、木材、纤维物等分离出来,这些可回收垃圾,被送往废品公司进行处理。通过分拣,可实现垃圾减量30%。目前,公司正对生产线进行升级,升级后分拣将更加细致,能将垃圾更好地资源化。

    另外,有人还提议将位于黑麋峰的长沙市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场扩容,延长其寿命。同时,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将调整垃圾处理设施的布局,考虑在城南、河西建设新的处理场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广告热线:(0731)84326448 13507310918 13508480584 传 真: (0731)84326211 订报热线: (0731)84326226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读卖新闻
   第03版:读卖新闻
   第04版: 社区在线
   第05版: 特别关注
   第06版:健康博览
   第07版:妇幼保健
   第08版:心灵家园
   第09版:专病论治
   第10版:中医中药
   第11版:药械指南
   第12版:广告
   第13版: 学生健康
   第14版:养生之道
   第15版:广告
   第16版:杏林副刊
垃圾分类遭遇尴尬
湖南十年规划保妇女儿童健康
生育关怀 与你同行
□社区采风
大手拉小手 文明交通行
止痒小窍门
颈、肩、腰、腿痛
来电就送